梧州智造:伺服驱动器自主生产之路

频道: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日期: 浏览:3

梧州智造:伺服驱动器自主生产之路

在广西梧州这片制造业沃土上,一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正以自主创新的伺服驱动器技术改写行业格局。走进恒远精工的数字化车间,全自动贴片生产线正以每小时数万点的速度精准作业,工程师们围在测试台前记录着最新一代伺服驱动器的温升数据——这已是他们三年内完成的第五次技术迭代。

梧州智造:伺服驱动器自主生产之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半导体前道设备的破局者

当全球半导体产业面临设备供应瓶颈时,恒远精工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前道制程核心设备领域。在千级洁净实验室里,自主研发的晶圆传输机械臂正以±0.1毫米的重复定位精度完成测试。这款采用直线电机与光栅尺闭环控制系统的设备,成功将晶圆破片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正在攻关的原子层沉积设备,通过特殊设计的流场结构,使薄膜均匀性达到98.5%,这项突破让国产半导体设备在细分领域首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精密减速器的精度革命

在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恒远精工开展的精密减速器回差测试与补偿技术研究堪称典范。项目组独创的“三测双补”工艺,通过激光干涉仪、编码器和高清视觉系统同步采集数据,构建出减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回差预测模型。在最近完成的RV减速器批量测试中,采用自适应补偿算法后,产品回差稳定控制在1.2角秒以内,这项技术使国产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首次突破0.05毫米大关。

梧州智造:伺服驱动器自主生产之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创新动态与未来布局

最新消息显示,企业新落成的研发中心即将投入运行,其中特别建设的电磁兼容实验室已通过CNAS认证。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国际机器人展上,恒远精工发布的智能伺服驱动系统支持EtherCAT总线通信,瞬间扭矩过载能力达300%,引得三菱、发那科等国际巨头技术代表驻足交流。与此同时,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正在开发基于数字孪生的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这标志着企业正从设备制造商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

从伺服驱动器到半导体前道设备,从精密减速器到智能控制系统,这家梧州企业用十年时间构建起完整的技术矩阵。在高端装备国产化的浪潮中,他们不仅掌握着核心部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更在多个细分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当夜幕降临,研发中心的灯光与西江的航标灯交相辉映,照亮着中国智造的前行之路

关键词:其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